點擊:[]
綠色通道顯真情
在新生報到現場,我們遇到了一位正在辦理學費緩交手續的四川籍學生。他告訴我們自己的家庭并不富裕,母親在家務農,父親外出打工,收入微薄。得知自己考入大學,父母都非常高興。“學校為我們這些貧困學生提供了這樣一個窗口就是對我們最大的幫助,我一定會努力學習,不辜負家長和學校的期望。”
在眾多學生和家長中,我們發現了一位頭戴白帽的回族老大爺。他帶著自己的孫女、外孫女,從家鄉寧夏海源縣,經過兩天多的顛簸來到了延邊大學。他們說學校環境優美,設施完備,學習氛圍濃厚,表示非常滿意,負責新生接待的學校領導、老師的悉心關懷以及學生的熱心服務讓爺爺感到放心,讓兩姐妹充滿了對大學生活的美好憧憬。兩姐妹以優異的成績被延邊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錄取,全家都非常高興。生活在黃土高原長期靠天吃飯,父母雙方多病再加之常年干旱,使得原本貧困的家庭更加無法支付高額的學費,就在全家犯愁的時候,學校開通的“綠色通道”為他們解決了燃眉之急,幫助他們順利的辦完各種入學手續。看到兩姐妹順利入學,老人家感到十分欣慰。得知這里也是少數民族聚居地,老人熱情地向我們講起了回族聚集地區的風土民情。
工作人員:熱情、周到
法學院一位負責新生報到工作的老師介紹說,學院力爭照顧到所有前來報到的學生,有專人到火車站配合學校統一接待新生,并采取“一對一”的形式幫助新生辦理入學手續,從交費到領取備品再到公寓入住,一一給予新生悉心照顧。
護理學院負責接待新生的老師說道:“看到一張張鮮活可愛的面孔時,我的心里特興奮。看到他們順利完成報到,我覺得這一個月來所做的工作感覺都是值得的。”
迎接新生的學生工作人員,像對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耐心、細致地引領新生報道,回答他們的問題。從15號開始,參與迎新的工作人員就開始做準備,今天早上,他們4點多就開始布置報到現場。新生到來后,他們幫新生拎行李、交學費、安排寢室、領被褥等,這些工作雖然很辛苦,但是“又能看到一張張的新面孔為延大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我們都很高興”。
家長:觀延大 展笑顏
一位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家長告訴我們,他18號就帶著孩子到達了延吉市,“提前兩天來,就是想要了解一下這個學校各個方面的情況”。這位家長幾年前出差時曾經到過延大,而18號到學校時,展現在他面前的延大校園令他大吃一驚,“延大的變化太大了,和我幾年前見到的延大大相徑庭,現在的學校各方面的建設和環境都很好,孩子在這里學習我還是比較放心的”。
來自甘肅省靖遠縣的家長對我說:“我們坐了六天的火車,換了三次站,才到達延吉,一路上可以說很累,很辛苦。但是為了孩子,這些苦和累算不了什么。”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適應大學的生活,努力學習,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最后他告訴我,延大校園環境很好,希望學校越辦公室越好!
來自山東的家長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從山東坐了一天多的火車,到達這里。看到學校周到的接待服務,很滿意,很感謝學校的安排。延大的校園環境很優美。學生生活在這很舒適。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大學中能很好的面對各種困難,早日融入大學生活,好好學習。
新生:躊躇滿志
在問及到入學之后的打算時,一位來自安徽的新生說“帶著夢想來到這所大學,我一定會努力奮斗去實現它,雖然追逐夢想的道路可能會曲折、坎坷,但是我相信自己一定會克服種種困難取得成功”。他還說,自己在辦理入學手續時,得到了學哥,學姐們熱心的幫助,感謝他們。他說:“我是一個新生,對大學的很多 事情都不是很了解,但我有信心去面對一切,我要努力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不辜負四年的大學時光。”
在采訪過程中,這些“90后”大學新生身上那種熱情、樂觀、活潑、勇敢的精神,始終深深地感染著我們,衷心祝愿他們的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學有所成。(學生記者 羅旭陽 馮金金 伏克霞 吳永艷 羅興章 解秋芳 段雪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