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通訊員張宇鋒)金秋時節,碩果飄香,9月14日下午,我校在勤學樓圓融報告廳召開慶祝第40個教師節暨建校75周年表彰大會。大會主題為“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校黨委書記馮濤,校黨委副書記、校長蔡紅星,高層次人才代表成憲武、韓洪憲,校黨委副書記于金歡、蔡奎龍,副校長張玉紅、張學武,高層次人才代表、副校長王洪福,副校長朱衛紅、劉巖,高層次人才代表樸銀姬等出席大會。大會由于金歡主持。
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
馮濤在大會上講話,他表示,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教育事業,在剛剛閉幕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要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培養培訓質量,培養造就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回望學校75年的辦學歷程,每一步發展和飛躍都離不開一代又一代延大人的勠力同心和接續奮斗。當前,學校正處于加快推進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機遇期、“雙一流”建設的攻堅期,學校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指導,努力鍛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引導廣大師生員工以強烈的使命擔當加快推進學校“雙一流”建設、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馮濤對全體人員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要以“好老師”為目標,躬耕教壇,爭做學生為學的模范。要潛心教學一線,深耕學術、探究學問,守牢課堂育才主陣地,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深入挖掘教學內容的思政元素,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提升學的能力、教的質量、育的實效,推動教學、科研互促共進,積極組建大團隊、攻關大課題、產出大成果;二是要以“教育家”為榜樣,心有大我,爭做學生為事的示范。要自覺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引導學生自覺把人生理想融入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之中,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學術風范影響和感染學生,不斷增強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選擇能力、塑造能力,要努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引導學生在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上下功夫,做到凡事力求精益求精、盡善盡美;三是要以“大先生”為追求,德高為范,爭做學生為人的典范。要始終把師德師風作為教書育人的第一標準,切實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要用心用情關心關愛學生,言傳身教引領學生,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教育事業,做到“啟智”與“潤心”相統一、“經師”與“人師”相統一,知識傳授與價值塑造相統一,當好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馮濤強調,全校教職員工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進一步凝聚力量、團結一心,以教育家的大視野、大格局、大情懷、大智慧,把教書育人與學校事業發展、中華民族未來緊密結合起來,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書寫好教育強國建設的“強師”答卷。
校黨委副書記、校長蔡紅星通報了2023-2024學年我校教師獲得國家級和省、州級榮譽情況并宣讀表彰決定。2023至2024學年,我校教師獲國家級先進個人5名、國家級競賽類一等獎3名、二等獎1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4名;獲省級高層次人才特殊貢獻獎3名、省級優秀創新創業人才3名、吉林省自然科學獎12名、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1名、省級先進個人7名、省級競賽類一等獎7名;獲延邊州先進個人7名。2個團隊獲2024年延邊大學“最美教師暨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榮譽稱號、9名教師獲2024年延邊大學“最美教師暨黃大年式好老師”榮譽稱號、5個團隊獲2024年延邊大學“三全育人”先進集體榮譽稱號、10名同志獲2024年延邊大學“三全育人”教書育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10名同志獲2024年延邊大學“三全育人”科研育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10名同志獲2024年延邊大學“三全育人”管理育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10名同志獲2024年延邊大學“三全育人”服務育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與會領導為受表彰的集體和個人頒獎。
文學院教師劉艷萍、藥學院黨委書記修景會、護理學院教師李明今先后代表“最美延大人暨黃大年式好老師(團隊)”、“三全育人”先進集體、“三全育人”先進個人發言,表達了堅守育人初心、不負時代使命、繼續努力培養堪當重任的時代新人的愿望和決心。
與會人員觀看了教師節專題宣傳片《老師好》,一句句“老師好”“老師節日快樂”溫暖著現場教師的心房;學校專題制作《銀發育桃李,逐夢在邊疆》的專題視頻,向全校銀齡教師獻禮,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教的銀齡教師們讓全場師生肅然起敬。在校黨委常委、宣傳部·教師工作部部長、統戰部部長陳艷玲的帶領下,新入職教師代表們進行宣誓儀式,全體人員重溫人民教師誓詞,慷慨激昂的誓詞展示著延邊大學教師不忘初心、矢志育人的執著追求和堅定信念。
在激昂的《延邊大學校歌》聲中,大會圓滿結束。全校副處級以上干部、受表彰的優秀教師和師生代表參加大會。
一審:何鑫二審:杜有三審:陳艷玲
與會領導為獲獎者頒獎
與會領導為獲獎者頒獎
大會現場
大會現場
大會現場
(攝影 遲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