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藝術學院供稿)日前,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我校主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成果展演——朝鮮族音樂與舞蹈非遺專場在鄭律成藝術劇場舉辦。校黨委副書記張玉紅、延邊州文聯主席崔紅女、延邊歌舞團副團長咸順女等出席活動。
此次展演涵蓋舞蹈、器樂、聲樂等多種藝術形式,共設11個節目。《杖鼓樂》《手鼓舞》《田間樂》展現出民族舞蹈韻律;伽倻琴獨奏《池滿壽流伽倻琴散調》、重奏《沈清》、揚琴三重奏《伐木歌》以及四物樂《雷韻》等彰顯出傳統音樂魅力;《花草打令》《長調阿里郎》《久阿里郎、江原道阿里郎》等傳達出深沉綿長的民族情感。整場演出傳承經典又融入創新,其中《農樂舞》融合音樂與舞蹈,展現朝鮮族祈豐收、慶吉祥的傳統文化內涵,將演出推向高潮。展演照片直播平臺累計瀏覽量達11萬人次,進一步擴大了民族傳統藝術的傳播力與影響力。
展演匯聚省級和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延邊大學非遺傳承人研修班學員、藝術學院師生共同參與演出。延吉市非遺中心相關負責人、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及學院負責人、師生代表等200余人現場觀看展演。
一審:高子愉二審:杜有三審:陳艷玲
合影
展演現場
展演現場
展演現場
展演現場